纪录片部落-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周播栏目纪录片制作方法谈——以《打开嵩口》为例

发布者: 小白兔| |原作者: 王晓榕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综合频道2020-2-15 20:37
查看: 384| 评论: 0
摘要: 2012年, 国家广电总局实行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对于大众化的娱乐节目给予了限制, 同时扩大了文化、纪录片等类型节目的播出比例, 这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批新的纪录 ...
2012年, 国家广电总局实行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对于大众化的娱乐节目给予了限制, 同时扩大了文化、纪录片等类型节目的播出比例, 这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批新的纪录片栏目随之亮相荧屏。同年, 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 更为纪录片的复兴之势推波助澜。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也适时先后推出了《船政学堂》、《台湾1945》、《天下妈祖》等大型纪录片, 并取得了不俗的社会反响。

到了2018年, 百集短视频《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走红, 纪录片《水果传》受到年轻人的热追,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在万众瞩目下春节开播。多家卫视纷纷在晚间黄金档播出优质纪录片:包括广东卫视《我们的青春》、湖南卫视《百心百匠》、东方卫视《本草中华》等。以往一线卫视以新闻、综艺、电视剧为主打的局面, 闯入了纪录片这匹“黑马”, 承载文化价值的纪录片驶进了观众视野。观众渐渐从雷同喧嚣的纯娱乐, 转向更高品质、更具内涵的视频内容。纪录片也从小众走向大众, 并且呈现出“拯救”传统媒体, 让观众重回电视的潜力。纪录片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黄金年代。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下, 纪录片的生产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趋势。首先, 纪录片对于电视栏目发展的客观影响。央视和卫视播出纪录片的总量大幅增加, 并且呈系列化和特色化发展;央视和卫视开始尝试日播纪录片, 《国家记忆》自2017年4月成为日播栏目, 于每周一至周五登陆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晚间20:00黄金档, 2018年1月2日旅游卫视将周播《纪录中国》改为日播栏目。随着纪录片的大举发力, 以往的传统专题片越来越少, 为更符合当代精神和表达的纪录片让出舞台。这迫使周播的专题栏目必须改变方向, 为更适合当代的语境而做出变革。其次, 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 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 在展现地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网络, 现实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根基始终是要立足当下、把握时代情绪。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孙海东处长表示:“中国纪录片作品较好的承载了记录中国发展的功能, 对外展现了一个较为真实、客观、立体的新时代中国。”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 反映中国现实题材的纪录片作品往往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文化自信不仅是外向的心态, 更是创作者面对观众, 应有的定力和信心, 无论是历史、文化、社会题材, 都应当寻找全国不同地域、领域, 具有普世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人物和内容。第三, 对于纪录片行业本身的发展而言, 纪录片呈现出从长变短的发展趋势。由于纪录片生产的总量迅速增加, 以及融媒体的传播环境, 短纪录片成为近几年发展最迅速的纪录片形式。相对于长纪录片, 短纪录片更利于培养推出纪录片人才, 为广大纪录片人投身现实题材创作开辟更大的舞台和空间。国家广电总局于2015-2017年分三年时间持续开展的“百人百部中国梦短纪录片扶持计划”就意在发现并培养优秀纪录片人才。“双百计划”开展以来, 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推出了34部和32部优秀短纪录片, 2017年再度推出35部优秀作品。同时, 短纪录片也更符合当下的传播渠道和观看习惯, 也更容易吸引年轻观众。短纪录片的盛行, 使周播栏目的转型具备了更好的客观环境。

新的媒体环境为纪录片带来新的变化与方向, 而《新视觉》作为一档专注于人文艺术的专题性电视栏目, 已经生存了十四年, 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革新, 试图在选题方向和节目形式上作出改变和突破, 开始越来越多地尝试用纪录片的形式进行创作。但是每周的播出压力, 决定了栏目内的纪录片成为了小成本投入、短周期制作的纪录片, 本文以《新视觉》栏目曾获得第23届中国纪录片十佳短片的《打开嵩口》为例, 探讨如何在多方面的局限下, 提升栏目内纪录片的质量, 迎接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栏目内纪录片的特性
(一) 制作成本低拍摄周期短
栏目纪录片, 不同于常规意义的纪录片。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海洋》拍摄制作耗时7年, 花费5500万欧元;85届奥斯卡获奖纪录片《寻找小糖人》 (Searching for Sugar Man) 前后花了6年, 导演几近破产。而电视栏目化下的纪录片容不得创作者如此“奢侈”, 在可用的经费和时间上都非常有限。以《新视觉》为例, 日常节目的制作经费只有一万多, 拍摄周期通常只有1-2天, 后期制作两周时间。小成本制作让栏目内纪录片具有很多局限:它不可能让导演长时间的跟踪人物或事件, 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到任何需要的地方拍摄, 更不可能让导演累积一系列的拍摄素材, 最后到剪辑台上去理清思路。

(二) 片长固定选题有限
每个栏目都有其固定的播出时长, 这就决定了栏目内纪录片的创作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故事讲完, 而不是根据片子本身的讲述需要来支配时间。《新视觉》的每期播出时长是24分钟, 这就意味着制作出的纪录片必须是24分钟或者48分钟 (上下集) 。如何在限定的时间内将简单的故事叙述生动, 将复杂的故事讲述清楚, 这对于创作者架构故事的能力是一种考验。

同样, 每个栏目, 也都有其栏目的定位和风格, 这就意味着纪录片的题材是受限的, 风格是趋向统一的。《新视觉》栏目一向关注的是人文艺术, 虽然近些年在选题领域上有所拓展, 但是始终离不开“人文”二字。在栏目风格上, 始终突出“新”字, 新锐、新鲜、新事物、新视角。这就决定了它的纪录片也必须符合这两个方面。

栏目内纪录片的种种特性所带来客观上的限制, 让创作者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 这些限制对于讲求现场感、真实性的纪录片创作来说, 又常常是影响其思想性、深刻性的关键。如何突破客观上的限制, 最大限度地处理好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平衡, 创作出不失水准和思想性的作品, 是栏目内纪录片创作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二、如何提升栏目内纪录片的品质
(一) 充分的前期准备
充分的前期准备让拍摄事半功倍, 也是保证片子质量的首要前提。这些准备工作包括收集资料, 前期调研, 确定选题与方向, 明确主旨表达、人物选择、表现手法及拍摄风格, 甚至包括片子的初步构架。充分的准备让创作者思路更加清晰, 知道该拍什么, 不需要拍什么。对故事的高潮点、冲突点也有所预设, 这不单单能够节约成本, 包括最有效率的拍摄和最经济的花费, 也保证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拍到尽量多的有用素材, 保证最重要的部分, 避免了在拍摄时毫无方向, 拍了一堆最终无用的素材。

《打开嵩口》讲述的是一个有关乡村建设的故事: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 曾经是福建的商贸中心, 随着水运衰落和城市化进程的冲击, 这座拥有160多座古民居的历史古镇, 连带着它所承载的乡村文明, 与中国许多乡镇一样, 走向没落。民居闲置, 街道冷清, 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 留下的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这是全国许多乡镇面临的共同问题。2014年, 政府出资对嵩口镇进行改造, 并请来专注于乡村建设的台湾“打开联合”团队入驻, 一场复兴千年古镇的实验开始了。应该说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选题, 非常适合普通意义上的纪录片记录。但是对于栏目内纪录片来说, 这个选题恰恰带来了两大难点:1.从找到选题到播出, 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真正的拍摄时间只有短短几天。而乡村建设, 通常情况下, 恰恰是一个需要时间孵化、慢慢记录其过程的选题。2.拍摄时, 嵩口的复兴实验已经进行了两年, 这意味着改造的初始阶段已经基本结束, 也就是说, 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刻已经过去, 最终的结果还未明朗, 这场实验的成功与否尚无定论。这是一个特别难以把故事讲生动、完整的尴尬阶段。在这个情况下, 充分的前期准备就更为重要。拍摄前, 我没有到过嵩口, 因为条件限制, 也无法对嵩口进行先期的踩点, 于是只能借助于其他途径:查看搜集来的资料, 寻问到过嵩口的人, 以此建构对嵩口的印象和对片子的初步设想。

(二) 清晰的思想传递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势必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思想性包括了它的价值观、人生观、情感观、以及文化内涵。创作者的眼界、文化底蕴、思想层次、以及对于选题的挖掘都决定了作品的思想性。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 一定的思想性让片子更加深刻、有层次、具有启迪意义, 而清晰的思想传递则可以让观众更明白、直接地从中有所获取。

乡村建设, 是现今颇受关注, 且值得深思和探索的话题。如何在众多类似的题材中制作出有别于他人的作品, 使其既具有典型性, 又具有独特性, 是创作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在我看来, 乡村建设, 离不开的是土地、人。《打开嵩口》希望讲述的是有关这片土地, 以及土地上的人的故事。相较于改造者的理念, 我更关心的是这些理念如何落地, 给当地居民的影响, 当地居民是否因此而拥有了更好的生活。这些问题的探索, 可以说是所有乡村在建设道路上必然共同面对的。

有别于其他激进的翻天覆地, 或理想的乌托邦式的建造, 嵩口的改造奉行20%启用新东西, 80%借助已有资源的原则, 以不打扰本地人的生活为前提, 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中挖掘可传承和持续发展的部分, 在新旧衔接的状态下找到共生的可能, 实现由内而外的复兴。这个清晰的改造方向, 来源于参与改造者的共识, 也恰恰与我所关注的点吻合:本地人和他们的生活, 才是古镇最珍贵的所在。为此, 嵩口的改造并不急功近利, 而是以比较缓慢的步伐在进行。在复兴实验进行了两年之后, 嵩口渐渐焕发出了新貌, 不仅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来, 越来越多的本地人也开始寻思回到家乡创业, 甚至吸引了一些外地年轻人留下。片子希望能够通过记录嵩口在重振旧乡风貌过程中的困境与收获, 以城市变迁触摸社会文明进程的脉搏, 传达开放进取的精神和记住乡愁的情感。传统与现代、怀旧与创新、本地与外来, 这些碰撞成为这期节目的关键词。有了这个主旨为指导, 所有的创作就围绕其进行。

(三) 多元的探索视角
纪录片思想性和精神内涵是否得到最佳的传达, 纪录片是否有别于其他同类题材, 具有其独特性, 取决于创作者的探索视角, 如何围绕主旨对题材进行挖掘、剖析、叙述。同时, 纪录片对于真实性有很高的要求, 波兰电影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就曾认为现实生活已经如此丰富, 根本不需要再去虚构素材。然而在他拍摄了十几部纪录片后, 又认为并非每件事都可以描述。越去接近被拍摄者, 对方可能越不容易表现出真实的自我。既然纪录片的真实不过是“关于真实的神话”, 那么只有积极对现实进行阐释才能展开真实的不同维度, 让镜头带领观众去发现、去探索、去感知、去思索。多元的探索视角的建立, 有助于对人物或者事件的多方位挖掘, 也有助于相对真实性的呈现。对于同类题材, 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同的创作视角。比如, 有关乡村建设的题材, 可以有多方面的阐述视角, 有的侧重于改造者的理念, 有的侧重于改造成果的展示, 有的侧重于改造过程。《打开嵩口》既然决定以“土地”和“人”为主旨, 就决定以多方位的人物选取, 来构建对事件的多元视角, 让故事更具说服力也更立体。在赴嵩口拍摄之前, 采访人物的方向已经拟定:规划方代表人物、落地执行方代表人物、当地居民、外来居民, 他们分别代表的是外来设计师、政府方和当地居民。片子希望借由这些人物, 让这场古镇改造实验的叙述相对全面和客观。前两个人物相对容易找, 他们就是这场实验的主角:现嵩口镇党委书记、原嵩口镇镇长鲍瑞坊, 和“打开联合”团队的执行长邓海。这两位四十岁的同龄人, 对于古镇的改造方向和定位, 很快取得了共识, 但是在方案执行的过程中, 却风波不断:镇政府团队、当地居民也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不一样的观念和声音伴随着每一个项目的执行……那么, 接下来的当地居民和外来居民就需要当地人推荐, 自己寻找, 选择的原则是他们对整个故事和事件具有推动和阐释作用。通过采访了多位当地和外来居民, 最终进入片子的是嵩口德高望重的老人周德锐和从北京来嵩口发展的年轻人方玲。选择他们两位的原因, 一是他们与改造发生了关系, 二是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年龄层, 三是他们分别代表分歧矛盾方和改造受惠方。也就是他们身上同时具备了片子所需的许多方面, 20多分钟的时长容不下太多人物, 这种特性有助于将一个复杂事件在短时间内说清楚, 并且生动。

(四) 鲜活的人物塑造
人物选取之后, 便是对人物的塑造, 为避免脸谱化, 每个人都要有其鲜明的个性和性格特征, 而且是故事鲜活的演绎, 创作者也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点, 尽量尝试让人物自己讲故事。当然, 在较短的拍摄时间和成片时长的限制下, 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这就要求:1.描述他们的每一句话, 他们采访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必须服务于故事, 同时尽可能体现人物个性。比如《打开嵩口》中主角鲍瑞坊的第一次出现, 自述自己是个有民工外表的镇长, 显示出其幽默亲和, 立刻摆脱严肃的干部形象, 有一种新鲜感。2.人物的出场不突兀不单一, 有交代人物关系或者引领故事前行的作用。比如片子鲍瑞坊的第一次出场, 是由另一位主角邓海引出, 短短几句, 既呈现人物, 又交代了人物关系。3.注意人物细节的捕捉选取。片中有一段鲍瑞坊在办公室处理居民邻里纠纷的同期, 他三言两语就拿出解决方案, 并摆明自己不怕别人告, 也不惧别人找关系压的立场。这个细节充分体现了他的工作能力和魄力, 以及爽快正直、敢于承担责任的性格。这些品质恰恰是嵩口改造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五) 巧妙的故事架构
纪录片取材于真实, 但同时众多纪录片大师的制作策略表明,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结构方式和叙事技巧是讲好故事的关键所在。观众往往容易被故事中的戏剧性和冲突性所吸引, 因此创作者需要挖掘真实中的戏剧性, 追求兼具丰富性和完整性的故事, 用影像的力量征服观众。一个事件, 有发生、发展、高潮、衰落的转折, 这些过程是否得以体现决定了故事的完整性。一部纪录片不管是否完整经历全部过程, 至少占有部分。

当一座日将没落的古镇, 遇见一群热衷乡村建设的改造者, 可以预见会有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发生。改造与保存、建设者与当地居民、规划与实际执行……这些矛盾冲突点都将让故事更具戏剧性。《打开嵩口》希望能将这些冲突呈现;同时, 还希望能呈现改造的初步结果, 给当地带来的影响;呈现一个正在进行的具体事件;呈现代表不同方的好几个人物……而这些, 都必须浓缩在短短的24分钟以内, 这就要求在结构梳理上要多花功夫。片子以嵩口中秋灯会作为正在进行的具体事件呈现, 并成为一个线索贯穿全片, 这让片子有进行时的带入感, 使其更像一部纪录片, 而不是专题片。将改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小故事或者小案例穿插其中:电影庙、镇政府改造这两个故事, 体现了改造中出现的矛盾冲突;松口气客栈和鹤形路这两个例子, 则体现了改造中人心的转变;这四个小故事和案例同时呈现了改造给嵩口带来的影响:不止是物的改变, 还是人们思想和精神上的转变, 嵩口人如何重新发现家乡的价值, 找回自信, 找回家的凝聚力。同时, 在小故事中带出人物, 使他们的出现显得自然且必要。这样, 正在进行的事件、矛盾冲突、初步影响、人物就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片子还采取了首尾呼应的方式, 从灯会策划开始, 到灯会展出结束;从邓海与鲍瑞坊的第一次见面的关系开始, 以他们共同完成梦想的关系结束。一个总的事件贯穿, 让片子具有统一感;冲突的出现, 让片子具有高潮点和生动性;而首尾呼应, 则让故事成为一个完整的圆。

(六) 有序灵活的摄制
没有“超长待机”的拍摄周期, 又区别于虚构的影片。在时间经费都有限的情况下, 小成本的栏目纪录片必须设定初步构想、明确拍摄内容, 统筹单位时间内的拍摄量, 使其更有效率, 这是解决拍摄和保障制作相对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 也要随机应变, 根据实际情况对拍摄的突发状况进行适时调整。《打开嵩口》的第一次拍摄只有两三天时间。因为拍摄量很大, 拍摄基本遵循“重要的先拍、有助于确定故事构建先拍”的原则, 并且所有采访、包括调研都进行拍摄, 尽可能多收集素材。同时, 要顾及天气和光线的因素, 最大程度保证拍摄质量;对于一号机和二号机也要进行明确的分工, 使其可以相互补充, 避免重复拍摄, 最大程度提高拍摄效率。第三天开始大暴雨, 天气预报显示将持续一周, 从经费和时间考虑, 创作团队打道回府, 先进入后期制作, 剩余部分等待恰当的时机再进行补拍。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 提高了效率, 而且经过粗编之后, 让补拍更有针对性。

三、挑战与机遇:微型纪录片
对于常规时长约20分钟的栏目纪录片来说, 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正在面前——时长低于10分钟的微型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 微型纪录片以其网络点击数量正取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 例如西瓜视频、B站等网络平台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 也与主流电视台合作, 除了播放纪录片、设置专门的纪录片频道, 也开始制作如《寻味中国》等短视频纪录片。当视听设备从电视转向电脑、平板和手机, 微纪录片将更方便的被观看、掌握、理解, 以及分享。

事实上, 微型纪录片 (Mini Documentary) 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通常在国外它的节目时间更短, 仅为4-10分钟。微型纪录片服务于杂志型节目, 一档节目中可能会综合2-3个微型纪录片。它将把目前栏目纪录片制作周期短、耗资小的特点更加放大, 以期达到快速的传播。在拍摄设备只需要一台iPhone就可以制作的当下, 将对创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选材、采编、制作及包装。专业创作团队的专业性体现在不光是时间的节约、经费的节约上, 而最终应体现在作品的完成度和可看性、以及思想的表达和传播。微纪录片的呈现形式, 将比长纪录片和短纪录片更加多元和灵活, 一改传统纪录片的沉闷、冗长, 以视觉精美、年轻语态和当代表达为主, 以满足观众在区区几分钟之内, 收获高品质文化的需求。相对应的, 剪辑策略上以快、准、追求节奏感为主;在叙事上, 并不讲求完整的故事线或者戏剧冲突, 呈现出多元、跳跃、亲和的特点。

2018年6月, 广电总局提出实施“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 将充分发挥纪录片“国家相册”功能, 记录奋进的时代。我们必然在此中可以找到更多题材, 发挥更大的价值。

四、结语
纪录片应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 承担引领社会意识、传播先进文化、创造公共价值的责任。栏目内的纪录片不能因为种种客观上的限制, 而放弃了纪录片最根本的职能和意义所在, 应当积极探索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使其不失于纪录片的品质与风貌。栏目内的纪录片创作者也应当将自身视野放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 牢记无论是人, 还是事件, 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从而创作出具有普世价值的作品。同时,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新语境下, 积极迎接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 (第3版) [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12.

[2] .赵志刚.凝视生活的镜头——当代生活纪录片创作[M].北京:凤凰出版集团, 2011:7.

[3] .邓燕.小成本纪录片的精神特质——以栏目化生存下的现实题材小成本纪录片为研究蓝本[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12.

[4] .王春枝.微纪录片——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新样态[J].北方传媒研究, 2013 (4)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4-25 13:55 , Processed in 0.05377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