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部落-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纪录片《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的跨文化叙事策略

发布者: 小白兔| |原作者: 孔璇 肖涛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2020-2-16 20:39
查看: 418| 评论: 0
摘要: 一、叙事主题(一)中国元素呈现民族文化《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在主题表达上依托中国元素,比如第二集《家承》中,涉及中国传统艺术陶瓷和苏绣;在第三集《原乡》中,涉及茶叶;在第六集《问道》中,涉及中医;在第七 ...
一、叙事主题
(一)中国元素呈现民族文化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在主题表达上依托中国元素,比如第二集《家承》中,涉及中国传统艺术陶瓷和苏绣;在第三集《原乡》中,涉及茶叶;在第六集《问道》中,涉及中医;在第七集《脉缕》中,涉及粤剧、粤菜、武术等,通过中国元素传递中国文化内涵和主流价值观。同时,将儒、释、道中国哲学思想与中国元素结合,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熏陶。比如在第二集《家承》中,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苏献忠在制作瓷器时,会借鉴北齐时代的风格,把古代与现代创作理念结合,在瓷意上侧面体现天工开物、道法自然的思想。

(二)以情动人彰显家国情怀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将32个主人公故事穿插于8个篇章中,通过人物的真实事迹传达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的叙事主题。该片通过讲述家族之间的亲情、国人与外国友人之间的友情、海外游子奋斗的故事、跨文化婚姻的冲突问题等,将人类共通的情感紧紧连接在一起,架起跨文化传播的桥梁。比如在第一集《寻路》中,体现了黄钟福和尼尔斯的中法友谊;在第三集《原乡》中,王氏铁观音家族后人一起回乡祭祖,缅怀故人时泣不成声;在第五集《薪传》中,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会长蔡国伟在讲述自己创业初期在非洲打拼时的艰辛以及回忆儿子童年成长时潸然泪下。通过这些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展示,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

二、叙事视角
(一)国际视角:人物主体的多元化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采用纯纪实手法,通过记录与丝路有关的普通百姓生活现状,反映出他们个人和家族因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人物主体的多元体现在国籍分布的多元化上。该片中涉及10位华人、10位外国友人、12位中国本土人。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生存环境下,凭借着文化认同与文化群体交往,文化主要以民族和国家为划分的标准,国家成为文化划分的主要标志。“文化认同的渊源表现在,持有同样文化的该群体中的人们对他们本群体的过往和现在的感觉和认可,反映的是共同的历史经验和文化符号,以及文化成员保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性的本能和情感。”该片中多元国籍的分布,使纪录片在海外传播时,能更好地获得海外观众的文化认同感,会让共同文化群体的观众感到亲切,也便于对海上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

(二)地方视角:以粤文化为切入点
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主要以南海航线为主。南海航线主要起点为广州和泉州。在《穿越海上丝绸之路》中,大量呈现广州元素,广州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城市的包容性相当突出。在第二集《家承》中,作家范晓静与广州“五常号”传人梁基对话全程使用粤语交流;在第七集《脉缕》中,美食主持人庄臣烹饪粤菜蒸鱼;粤剧演员葛锐娟在粤剧表演艺术家欧凯明的指导下不懈练习;少林武术洋弟子在泉州南少林寺诵读经文。粤菜、粤剧、泉州南少林寺,这些标志性符号构成了具有独特性的粤文化。

三、题材选择
(一)拍摄区域全球化
2013年以前,“一带一路”倡议没正式提出,国内关于“丝绸之路”题材的纪录片拍摄区域多局限于中国内地,走出国门拍摄的纪录片很少。比如2010年国家地理推出的《中国历险记·丝绸之路》,拍摄地点为新疆喀什;2012年拍摄的《漫长的丝绸之路铁道:横跨中国2600公里之旅》,拍摄地点为中国西安到新疆。2013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正式提出,明确划分了“一带一路”区域范围,“丝绸之路”题材的纪录片拍摄地点走出国门。《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的拍摄地点涉及海上丝路沿线11个国家,呈现出国际化题材的特点。比如第一集《寻路》中,拍摄地点涉及马来西亚;第二集《家承》中,拍摄地点涉及日本;第三集《原乡》中,拍摄地点涉及泰国、英国、马来西亚等。

(二)选材内容多领域
该片在内容选择上涉及经济、文化、生态方面,以32个主人公的故事为叙事线索,主人公个人生活或家族命运因“丝路”而发生改变。同时,选材内容还具有跨文化属性,利用华人这一群体,将中国的经济、文化与丝路沿线国家相结合,侧面反映出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力。在第六集《问道》中,以中医为叙事主线,丝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学习中医,以及美国大学开设经络学课程等,反映出中医被更多的国家认可。同时,该片中的中医问诊、传统炮制中医药材的方法也可以通过纪录片更好地传递给世界各国观众,更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来。

四、价值取向
(一)坚守本土价值观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在讲述32个人物故事的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加入其中,做到化有形为无形,让观众通过主人公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传统价值观。在第二集《家承》、第三集《原乡》中,祭祀祖辈不仅是对先人的追思,更是体现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所谓“五常号”,其“五常”也是指儒家思想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苏献忠在瓷器创作时,呈现出天工开物、道法自然的思想。新加坡南苑茶庄继承人魏荣南,在普及茶文化时引用《道德经》里的原句:众之所好为优。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樊正伦在给外国学生授课时,提及《道德经》中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思想。该片中讲述的祭祀祖辈、商业贸易往来、社会中人与人桃李相报、国家间祸福相倚等体现了“三生万物”的哲学原理。

(二)发掘中国精神的价值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改变了以往单纯回顾历史的叙事方式,而是围绕32个主人公的故事阐述主题思想,采用同步记录的方式,将中国主流价值观插入其中,讲述故事与传达思想相结合。该片把人作为叙事的主体和核心,“以人为本”的表达策略是世界上不同群体之间所共同接受的方式。该片共出现三类群体:华人、外籍人士、中国本土居民,三类人士交叉讲述故事,体现了中国的包容性。在第四集《连枝》中,讲述了跨文化婚姻的故事,其中对子女教育问题、宗教信仰问题以及贸易政策等问题的探讨,从侧面反映出移民群体在中国生活的现状和国家对移民群体的关注。

五、结语
《穿越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题材系列纪录片,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宣传中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对《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的叙事主题、叙事视角、题材选择、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探究“一带一路”倡议题材纪录片在叙事上的策略。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跨文化的传播环境,跨文化题材纪录片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凝聚中国力量,在坚持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还应包容并蓄,谋求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为走向国际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 .茹艳,兰晰.讲好“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叙事策略——以《穿越海上丝绸之路》为例[J].青年记者,2017(17):57-58.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4-25 01:39 , Processed in 0.05624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