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部落-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栏目化纪录片如何立体地塑造人物——以《蔡美月·为天下女儿做嫁衣》为例

发布者: 小白兔| |原作者: 陈宇航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2020-2-19 21:06
查看: 676| 评论: 0
摘要: 为加快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繁荣发展,促进国产纪录片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每季度组织相关广电机构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从全国各级广电机构和社会制作机构选送的纪录片中评审、推选出30-60部优 ...
为加快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繁荣发展,促进国产纪录片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每季度组织相关广电机构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从全国各级广电机构和社会制作机构选送的纪录片中评审、推选出30-60部优秀国产纪录片。2019年3月,由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新视觉》栏目创作、选送的纪录片《蔡美月·为天下女儿做嫁衣》获得2018年度福建广播电视艺术奖长纪录片一等奖,并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8年度第四批优秀国产纪录片。这是继2018年前三季度的《阿朵·薪传》、《裘继戎·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贡斌·纸越千年》之后,《新视觉》栏目选送作品连续第四个季度入选总局推荐优秀国产纪录片,展现了《新视觉》团队在人物纪录片领域的创作实力。

美国学者比尔·尼克尔斯(Bill Nichols)在其纪录片类型学理论中,将纪录片划分为六种类型:解释型、观察型、互动型(参与型)、自我反射型、表述行为型和诗意型1。其中解释型纪录片突出解说地位,画面服从于解说,解释、说明、印证解说词,传统的专题片、政论片都属于这一类型;观察型纪录片则倡导充分运用长镜头、同步录音、连贯剪辑等技术手段,以透明、无中介的风格客观呈现。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专注于文化艺术领域的周播栏目,《新视觉》已坚持走过15年。由于创作周期和经费有限,很多节目更接近于人物专题片,但团队一直在努力克服播出频次压力、固定时长约束等局限,以更能真实地呈现人物魅力和还原艺术现场的观察型纪录片为导向。如何在有限的拍摄时间、条件下把握主题、丰富创作,这是电视纪录片领域的同行们尤其是栏目化纪录片创作者们会遇到的普遍问题。

《蔡美月·为天下女儿做嫁衣》讲述在厦门扎根25年的台湾婚纱嫁衣设计师蔡美月将“蔡美月婚纱”一步步打造成具有亲和力的国际知名婚纱品牌、将非遗闽绣技艺融入时尚嫁衣并惊艳亮相纽约时装周的故事。该片从选题策划阶段就进行了充分论证和规划,历时一年辗转厦门、泉州、杭州等地拍摄完成,如何立体地塑造人物,真实呈现蔡美月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向国际舞台的坚定信念,和“为天下女儿做嫁衣”的博大胸怀和扎实行动,是贯穿创作始终的核心议题。

一、主题架构:当代视角多维剖析
人物纪录片以人作为表现对象,通过镜头讲述人物的故事。但无论是功成名就的大人物,或是默默无闻的平凡人,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有时代的投影。找到人物和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的闪光点,才能触动更多人的共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中,多次提到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2。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近年来,我们在选题上也更多地回归传统文化,但始终站在当代的视角来看传统,更关注那些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却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贴近当代受众与审美的人物和他们的艺术创作。

蔡美月不仅把西式婚纱根据东方审美和婚嫁文化背景进行改良,打造出适合中国人穿着的国际婚纱品牌,更从流传千年的闽绣中找到新的灵感,将闽绣工艺的精髓移植到新式嫁衣的设计与制作中,不仅让中国嫁衣文化第一次在全球顶尖时尚T台上华美亮相,声名远扬,也让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在当代焕发新生的契机。在找准人物选题、明确创作方向后,我们并没有铺陈经历、罗列成就,停留在为人物“立传”的层面,而是把人物命运放在时代背景中,把人的成长和变化与技艺传承、理念创新、时代发展、产业升级交织并行,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

在《蔡美月·为天下女儿做嫁衣》的策划之初,笔者就通过对人物背景的充分调研,梳理了这样几条交叉又有所递进的脉络,根据这些脉络展开叙事并在创作中不断深化,让蔡美月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更富有层次。

(一)中西融合
在文化多元的今天,生硬的文化价值观输出并不一定能带来理想的传播效果,只有以更大的格局,站在全球化思维与审美的立场上,才能获得更广泛受众尤其年轻一代的认同。

众所周知,婚纱源于西方,大部分高级婚纱品牌也都来自国外。曾经全球近90%的婚纱都出自中国制衣工人之手,但中国却一直没有自己的婚纱品牌。这也是蔡美月的心结,她希望有朝一日外国新娘也能穿上由中国设计师设计的具有中国韵味的原创婚纱。但中西合璧如何落于设计中而不生硬?在策划和拍摄中我们也把此作为重点,关注婚纱的设计细节和蔡美月为之付出的努力。

片中不仅介绍了蔡美月独创的镂空刺绣法,还唯美地呈现了蔡美月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带代相传”。她把西式的婚纱绑带设计成承载中式传统婚嫁观念的信物,绑带上绣有新郎新娘的名字,当新娘未来也成为长辈时,可以在绑带上绣上下一代新人的名字,传给女儿或儿媳,让它成为一条代代传承、满载亲情的“族谱”。这样的设计既美观实用,又巧妙地完成了西式婚纱与中国文化的嫁接,也饱含着血脉相连、传递祝福的真挚情感。而设计灵感源于蔡美月的切身体会,她在讲述中深情回忆起自己的母亲和祖辈,这一段落也成为全片的一个动情点。

(二)闽台交融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台商来大陆投资创业的浪潮,在台北开裁缝店的蔡美月也怀揣着开创让世人瞩目的中国原创婚纱品牌的愿想来到厦门,扎根25年,历经三起三落却始终坚守初心,不仅让“蔡美月婚纱嫁衣”扬名海内外,也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十佳设计师称号,入选“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十大风云人物”。在策划之初,闽台文化交融就是本片的核心脉络之一,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和海峡两岸交流,给了以蔡美月为代表的第一批敢于先行先试的台商广阔的天地,奠定了“蔡美月婚纱嫁衣”成为国际品牌的基础,蔡美月也以勤恳打拼和优质的创意和产品回报大陆市场。

而闽绣是福建、台湾地区传统绣法的总称,也是海峡两岸共同的文化瑰宝。70年前,福州上下杭的严训祥师傅到台南创立绣庄推广闽绣。如今闽绣在台湾地区的传承和创新反而比大陆更好,甚至还有福建年轻人到台湾学艺。蔡美月几经寻访,又把精湛的台南闽绣技艺引回福建,教给绣娘,融入嫁衣的制作中,两岸联手把闽绣以更当代的呈现方式发扬光大。片中不仅体现了两岸匠人在创意和技艺上的融合创新,对蔡美月和员工们的日常互动、创作交流也有特别着墨。在介绍车间时,蔡美月特意召集起厂里的十几个老员工,对着镜头郑重地表达对员工的感谢,回忆起公司濒临破产的最艰难时刻这些姐妹的不离不弃,动情落泪,这一真情流露的片段,充分体现了蔡美月的重情重义以及和员工姐妹的深厚情谊。

(三)从历史到当下
闽绣曾与苏绣、湘绣等齐名,元代被列为皇家贡品,民国初年还曾在世界博览会上得过大奖。随着生活习惯和民间风俗的演变,闽绣也渐渐式微,辉煌不再。许多传统手工艺都有同样的命运,即使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活化”传承,走进当代人的生活,也终将被时代所淘汰。

那么蔡美月又是如何让闽绣融入当代设计、焕发新生呢?片中不仅凝练而清晰地介绍了闽绣的历史和工艺亮点,还分步骤详细地记录和展现了闽绣制作流程和蔡美月改良创新的过程。蔡美月不仅继承和保留了闽绣的规范步骤和其中最具特色、只能以手工绣制的立体金葱绣的部分,还以手工机绣改良部分环节,再结合她独创的镂空雕刻,使成品既恰到好处地发挥闽绣色彩明艳喜庆的特点,保留了闽绣韵味,也提高了制作效率和精准度、美观度,做到了真正根植于传统的融合创新。正因为工艺改良带来的合理分工和效率提升,更多家庭妇女可以学习闽绣成为绣娘,不仅让闲余劳动力走上致富之路,也让闽绣的传承拥有更坚实的后备支撑。片中以探索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视角,既普及了知识,呈现了富有中国韵味的设计和工艺之美,也从中体现蔡美月的匠心与巧思。

(四)从个体到社会
蔡美月从22岁开始白手起家,一直以创立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国原创婚纱品牌为目标。当历尽艰难,终于让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原创婚纱品牌跻身行业前列之后,她并没有满足和止步,也不想让它成为价格高昂的奢侈品牌,她想“为天下女儿做嫁衣”。她尽可能地在工艺上加以创新,研发智能婚纱在线定制和自动裁剪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好让普通人也能买得起专属定制的“蔡美月婚纱嫁衣”。她也走进高校,不遗余力地把技艺和经验传授给95后学生,培养更多年轻设计师,加入“为天下女儿做嫁衣”的事业,坚持原创并为大众服务。

在片子的后1/3部分,着重讲述了蔡美月研发智能新工艺、培养学生、推动两岸婚庆产业的务实行动。这条副线是对蔡美月“让民族品牌走向世界、让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主题的延伸,也在从实现个人梦想到服务社会的升华中体现出她的无私奉献和博大胸怀。这也是片名最终定为“为天下女儿做嫁衣”的用意所在。

二、创作方式:纪录语态真实还原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与品格,非虚构、非剧情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区别3。上世纪60年代初,以罗伯特·德鲁和理查德·利科克为首的一批纪录片人提出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的创作理念,主张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只作静观默察式的记录;不需要采访,拒绝重演,不用灯光,没有解说,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而由让·卢什和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为首的一批法国纪录电影工作者所提出的“真实电影”概念,则倡导让创作者和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揭露他们的想法,不排斥采用虚构策略,以人为的环境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主动地挖掘真实甚至促成非常事件的发生,这也是现在广为人知的真人秀节目的源起。

人物纪录片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记录人物的真实状态和真实事件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真实也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真诚、真挚的情感表达才最可贵,最能打动人心。所以尽量保持客观的视角,尽可能地弱化镜头与创作者的存在感,最大程度地接近人物内心世界,应该是人物纪录片创作的基础方向。但栏目化纪录片尤其是周播频次的栏目,一般很难有足够长的时间跟拍和足够多的素材来剪辑,完全按照“直接电影”的方式有实操难度,在实践中往往必须通过采访引导、对前期拍摄后期剪辑的清晰规划和素材选择、必要和适当的附加信息补充等手段,辅助创作和表达,只是绝不能违背真实的基本原则,跨越“真实”和“虚构”的界限。

(一)拍摄:客观视角,多记录,少“导演”
蔡美月经历丰富,所做的事情也很有意义,个人表现力又强,是很好的人物纪录片创作题材。策划之初,我们就希望尽可能多地记录和积累素材,但条件不允许我们无限制地跟拍,必须在充分调研、踩点、熟悉背景之后,明确主题和每一次记录的目的,合理规划和选择关键拍摄节点。

在分几次详细地记录拍摄蔡美月工作室的日常创作和生产、闽绣工艺细节、蔡美月闽绣嫁衣AR主题秀、杭州520集体婚礼节等内容后,我们了解到蔡美月为了进一步降低定制婚纱嫁衣的门槛,让更多新娘可以买得起平价的定制婚纱,正在研发智能婚纱在线定制和自动裁剪系统,就决定把最后一次拍摄设置在这一基于“互联网+”的科技创新面世的时候,作为产业发展线的结尾。于是,从2017年11月第一次在蔡美月厦门工作室领略从纽约时装周载誉归来的闽绣嫁衣的精致华美,到2018年11月底最后一次赴厦门拍摄即将正式投产的智能婚纱在线定制和自动裁剪系统,跨越了整整一年。

在每一次拍摄中,我们贯彻了前文提及的创作原则,弱化“现场导演”,在对拍摄进程心中有数的前提下更多地退到镜头之后,不对事件发展和嘉宾言行作人为的干预,让观众可以代入摄像机的视角,去接近和了解人物。在跟拍中,确实记录到了一些无法编排的突发状况。比如在跟拍蔡老师带着亮相纽约时装周的闽绣嫁衣载誉归来后在厦门的第一场AR主题秀,走台现场因为执行导演没有把场地灯光控制落实到位,现场走台效率低下、效果不佳,而第二天大秀就将上演,疲劳和焦虑让平常乐呵呵没有架子的蔡美月当场发飙,冲上前质问,摄像机跟拍了情绪爆发的全过程,最后在片中也以长镜头几乎完整地展现。虽然画面有所晃动,因为灯光昏暗噪点也较多,但真实地记录下蔡美月的工作状态,体现了她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于整体叙事与人物塑造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对于人物纪录片而言,如果说主题是“灵魂”,事件、故事是“骨骼”,而细节就像是“血肉”,能够反映人物的形象、性格、情感和价值追求4。要塑造丰满而具备人格魅力的人物,还要靠细节的点睛之笔。片中记录和呈现了蔡美月在走秀现场风风火火、频率飞快的步伐,在嫁衣设计大赛的T台旁看到学生作品呈现时的欣慰眼神和笑容,在工作室剪裁打样时的利落和自信……这些来自于跟拍和抓拍的动作和神态细节,刻划出鲜活而立体的人物形象,也让蔡美月的所作所为有了合理性和关联性,让情感起伏真挚可信,进一步推动了主题的深化。

(二)访谈:引导式采访,多倾听,少套话
在人物纪录片中,除了人物的行动和事件的进程,最具说服力和吸引力的就是人物自身的表述,所以通常情况下采访不可或缺且重要。但访谈的目的并不仅是得到答案,而应多倾听和共情,构建坦诚交流的对话场域,引导被拍摄人物说出故事,回忆和展开细节。这需要编导在清晰的主题架构下,厘清身份定位和把握采访分寸。即使在选题策划和调研阶段做过再多功课,也要打破惯性思维和认知,适当退回“原点”,带着探索和更接近于普通观众的视角,去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

在本片的访谈中,笔者就以诚恳的态度,和蔡美月老师交流和分享真切感受,在回顾和梳理创业和创作历程的同时,多层次地解析传统的可延展内核和创新改良的必要性。由于建立了充分的信任感,以及蔡老师自身爽朗豁达的性格,她在访谈中几乎毫无保留,有很多真情流露的动人时刻。比如讲到因为小时候对缝纫机和剪裁衣服的痴迷,偷拆母亲的旗袍却无法缝回原样,只好埋在家门外的香蕉林,度过坐立不安的三天,最终坦诚承认并被母亲善意谅解,从此把诚信作为自己的职业操守。这个故事在采访之前并没有了解到,是在交流过程中从对服装设计的兴趣缘起出发,进一步挖掘出来的。

在本片的采访中,我们也有意跳出单调的访谈形式,尽量在场景和事件中去引导阐述,蔡美月对于“刺绣镂空法”和“带代相传”等独创的设计亮点的分享,都是在边演示边介绍中完成的,有笑有泪的讲述也铺垫了全片的叙事线和朴素而真挚的叙述风格。

蔡老师快人快语,畅所欲言,语言表达极具特色。在创作中笔者有意保留甚至凸显了蔡老师的台湾南部口音和语言风格,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蔡老师的表达习惯,诸如“完蛋了”“死掉掉”这样很口语化的表达也被保留下来。虽然可能有失工整,或许也会颠覆观众们对锦衣华服背后的设计师的惯性思维与“完美想象”,但在全片的语境中,恰恰体现了蔡老师的率真和豁达。

(三)剪辑:还原现场,多同期声,少解说
纪录片也要讲故事,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明情节点和人物的成长线,要通过在“日常”现实中挖掘素材5,以及素材的提炼和创造性安排来讲故事,构造情节的转折点和情绪的起伏线。与其用解说词来“注解”,不如让观众进入现场,听人物自己说话。

这部片子也是笔者所创编的节目中解说词最少的一次,在全片中只占20%左右。在解说词的写作上也尽可能地简练平实,“去形容词”化,只传递必要的信息量作为补充,把更多的展现空间留给人物自身的语言和跟拍记录的现场同期声。而每一段现场同期声的运用都有用意,既能让观众更有“亲临现场”的代入感,也能不断地深化主题、完善人物和故事线,还能起到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

比如上文提及的排练现场的情绪爆发,就和之前温和爽朗的人物性格形成反差,体现出蔡美月无论秀的规格高低,对作品呈现一如既往的认真严谨;在学生即将亮相嫁衣设计大赛之前,她专程到后台加油鼓劲并千叮万嘱的“话痨”段落,也生动地展现了将经验倾囊相授并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着想的导师形象;片中篇幅最长的现场同期声是在蔡美月回忆公司濒临破产的最艰难时刻,员工姐妹不离不弃的默默支持时的动情讲述。这一段叙述和情绪波动在我们预料之外,却充分地表达了创业的辛酸和背后的坚强隐忍,虽然段落偏长,但后期剪辑中为了不影响情绪的完整几乎未作删减,也成为全片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段。

值得一提的是,纪录片创作者们通常都会对影像、文本格外关注,其实声音尤其是同期声音响也是还原现场感、体现“真实性”的重要元素。在本片的创作中,我们从现场收录到后期制作都有意对音响细节作了设计,细微到打孔器扎破油纸的声音、绣花针穿过布面的声音、剪刀剪开布匹的声音、缝纫机踩踏和轮轴转动的声音等等都在片中有所呈现,将观众带入情境。

三、结语
策划阶段对选题和主题的把握,拍摄之前的清晰规划和整体安排,访谈时真诚交流和有条理有层次的挖掘,跟拍时保持客观视角的真实记录,后期创作中的有机编排和细节刻划……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整部片子尽量做到故事的丰富、叙述的流畅和情感的饱满。

当然本片也还有遗憾和不足之处,无法像《零零后》、《摇摇晃晃的人间》等优秀的人物纪录片那样用长达数年甚至十余年的时间来记录,人物的成长变化和故事进展还不够有对比和起伏;蔡老师对摄像机只达到了熟悉和习惯的程度,还没有到完全忽略摄像机的状态,对人物纪录片真实性与艺术性的探索还有很大空间。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高长力司长提出了“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原则,鼓励广播电视文艺创作者们多制作出符合中国新时代的优秀作品,让中国精神更广泛更深入地在全社会落地生根。我们也将进一步拓宽创优选题的题材,学习和拓展新的形态和手法,在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方向上不断创新,努力创作更多凸显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内心、反映时代进程和中国故事的精品。

注释
1王迟.纪实之后:纪录片创作新趋向[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张同道.多元共生的纪录时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秦爽.论细节在纪录片拍摄中的应用--以微型纪录片《河海人》拍摄为例[J].文教资料,2017(17):63-65.

5[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第2版)[M].孙红云,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4-26 13:24 , Processed in 0.05648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