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部落-高清纪录片下载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江西省国际媒介形象建构机遇——“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陶瓷文化与传播

发布者: 小白兔| |原作者: 王敏 周真真 江西服装学院2020-2-13 19:54
查看: 343| 评论: 0
摘要: 一、引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持续升温,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逐渐被沿线国家及国际媒介接受与认可。无论是经贸往来还是文化交流,都是基于对各地经济文化环境的认知上进行的。因此, ...
一、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持续升温,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逐渐被沿线国家及国际媒介接受与认可。无论是经贸往来还是文化交流,都是基于对各地经济文化环境的认知上进行的。因此,省级地域的国际媒介形象或多或少会影响国际经贸文化交流,构建良好的国际媒介形象将会是各省传播机构面临的新问题。

二、陶瓷文化与传播是建构江西国际媒介形象的最佳突破口
(一)理论的分析与判断:传播学视角下江西国际媒介形象与陶瓷文化的关联
1.陶瓷文化传播符合国际受众的选择性接触心理
江西建构国际媒介形象的机会在于陶瓷文化这一判断从传播理论上看有着较好的支撑。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源于古丝绸之路,是基于沿线各国古文化交流为基础的国际合作的基本现实而定,其中景德镇陶瓷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最早的国际形象便是来源于陶瓷,“China”一词既表示中国,又表示瓷器。根据传播学受众选择性接触理论,受众偏向于注意到自己熟悉的、与自己认知接近的信息,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较容易接受江西以陶瓷为文化符号的传播策略,将陶瓷文化传播作为江西媒介形象建构的突破口,建构江西省国际媒介的基本形象是较为合理的路径。

2.选择传播陶瓷文化可减少“选择性理解”,增强“晕轮效应”的产生
选择性理解是受众选择心理表现之一,指不同的受传者对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同一信息做出不同的解释、结论和反应。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传者在理解过程中加进了许多主观因素,如固有的观念、态度、立场,个人的感情、情绪、习惯,使用传播媒介的动机和目的[1]。无论历史还是现在,江西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地位国际知名,国外受众对中国景德镇陶瓷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观念与态度,不会对其产生太多的“误读”。同时,在江西所有经济文化领域内,只有景德镇陶瓷文化算得上是从古至今的“世界一流”文化现象,是世界陶瓷界追逐的焦点,传播江西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可以增强“晕轮效应”的产生,即国际受众容易产生“江西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艺术是世界一流的,其它方面应该也不差”的心理认知,方便传播陶瓷文化的同时,介绍江西其它领域的亮点。

3.传播陶瓷文化是文本分析江西形象定位的结果
构建江西国际媒介形象的方法与路径有多种,无论是加大对外宣传投入还是建立传播机构,都能从某种程度上提升江西国际媒介形象。但从策略最优化的角度上看,基于现有资源与现存形象定位事半功倍的建构江西国际媒介形象是最佳策略。目前江西的国内宣传定位主要有“红色江西”和“绿色江西”。“红色江西”的定位来源于江西是革命摇篮,但对于国际受众而言,一方面受众对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存在抵触心理或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传播红色文化可能涉意识形态而遭到禁止。“绿色江西”的定位指的是江西山清水秀,生态保护做得好。从国际受众视角进行文本分析,容易造成江西仅仅是农业省份,经济不发达的误读。将江西国际媒介形象定位为陶瓷文化丰富的省份,一来借用了中国陶瓷艺术世界闻名的国际受众基本认知,二来传播艺术文化在国际上基本不会涉及敏感政策领域。因此,利用陶瓷文化的传播来建构江西国际媒介形象是最佳突破口。

(二)以陶瓷文化构建江西国际媒介形象有着历史的证明
1.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陶瓷贸易
10-13世纪的宋朝之后,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海上贸易的主要货物,故也称作“海上陶瓷之路”;据估计,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初把2500万件到3000万件瓷器运到了欧洲。17-18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陶瓷对外贸易使得瓷器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媒介,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最初认知也出自于陶瓷上的纹样与故事。当时在没有国际传播媒介的情况下,大量的中国瓷器散播在世界各地,以其贵重、精美且千年不腐的特性,成为了被追捧的且承载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传播媒介。从这个角度看,中国陶瓷成为了17-18世纪,发行量达几千万份且被无数人追捧珍藏的特殊传播媒介。

2.古今“一带一路”上的“洋景漂”现象与国家形象的关联
江西景德镇陶瓷从古至今与国际有交流的部分不仅限于陶瓷商品或艺术品贸易,跨国人际传播是构建江西国际形象的另一渠道。“洋景漂”,是对外国人为陶瓷艺术和技术在景德镇留学、创业、生活的一种人群称呼,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在景德镇约有5000多“洋景漂”。“洋景漂”是近几年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流现象,其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身份结构上的类似,使得“洋景漂”现象成为研究国际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优质对象。历史上最著名的“洋景漂”法国传教士殷弘绪于公元1698年来到中国后,除了日常传教外,不断书写大量的信件向西方介绍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介绍制瓷技术[4]。在中国历史上文化科技最辉煌的年代,有大量外国人慕名来到中国学习陶瓷技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近五年,中国国家形象迅速提升的今天,有大量“洋景漂”的身影出现,意味着中国的文化又再一次吸引了世界。“洋景漂”现象的出现与否,和中国国家形象和地位的兴衰似乎有着一定的关联,该现象代表着江西景德镇的陶瓷文化被世界认同。利用“洋景漂”现象传播江西景德镇陶瓷文化,构建江西良好的国际媒介形象,是可行的方法。

三、构建江西国际媒介形象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一)用好“洋景漂”资源,借外国面孔讲好中国故事
目前,几乎所有的对外宣传片或新闻,都是以中国人的面孔进行展示的,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一直以“以我为主”的模式进行。特别是江西省的对外宣传与对外新闻,都是以“江西人说江西”的口吻进行,没有弄清楚外国人想看什么。相对于其它省份,江西景德镇的“洋景漂”资源是其它内陆省份所没有的,用外国人的面孔来展示中国,好处颇多。其一,外国面孔天然对西方受众有亲切感,由他们来“代言江西”会比由江西人自己表达江西容易被接受。其二,借外国人来讲中国故事,容易被国外媒体转载,新闻价值较高。目前,由国内报道的江西新闻或者宣传片较难传播至国外,主要是江西的事情与国外关联较小,国际受众不感兴趣。无论是新闻或是宣传片,如有“洋景漂”的参与,其价值和被接受程度要高得多。如央视的纪录片《瓷路》,就使用了大量的欧洲专家讲解及欧洲博物馆影像资料来提升其国际传播价值。

(二)江西陶瓷纪录片创作的“请进来”与“走出去”
江西目前缺少对外新闻机构,在对外新闻采编上主要依靠新华社、央视等国家机构,省内对对外新闻的掌控有限。除新闻外,陶瓷文化纪录片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国内国外均有对陶瓷的纪录片,其中大部分均对景德镇陶瓷做了记录。如英国BBC的《中国瓷器瑰宝》、《从六件瓷器认识中国》,韩国KBS《世界陶瓷纪行》等。其中BBC的《中国瓷器瑰宝》一片,甚至不远万里来到景德镇实地取景拍摄,可见对江西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推崇。众多纪录片中江西本土制作发型的关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纪录片不多。建构江西国际媒介形象,拍摄一部适应国际传播的陶瓷文化纪录片必不可少。江西陶瓷文化资源丰富,拍摄陶瓷纪录片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从目前国内国际拍摄陶瓷纪录片的内容来看,都离不开江西景德镇的协助。因此,无论是邀请国外机构制作纪录片,还是自制纪录片对外传播,江西都应该抓住机会宣传自身,构建良好的国际媒介形象。

四、小结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构建江西国际媒介形象,以传播陶瓷文化为突破口在理论上与操作上均有较好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江西省虽为文化资源大省,但不是文化资源强省,无论是构建国内媒介形象,还是国外媒介形象,都需要有专业的媒介组织做保障。江西应该抓住一带一路实施的传播机遇,成立对外传播媒介机构或组织,尽快落地国际媒介形象建构策略,服务江西经济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7-219.

[2]刘乐君.康熙古彩瓷“力马人”图式探微[J].艺术评论,2009(12):111-114.

[3]周真真.景德镇清康熙五彩瓷器型与绘画艺术关联性探究[J].美术文献,2018(05):141-143.

[4]袁红梅.“洋景漂”人物代表——法国殷弘绪的功勋评述[J].明日风尚,2017(16):329-330.

[5]陈力丹.“一带一路”下跨文化传播的几个研究面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01):69-73.

[6]钟新.王岚昕“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合作传播的模式[J].新闻战线,2017(05):39-4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网站地图| Archiver|小黑屋|纪录片下载-纪录片从业者-纪录片部落-电影拍摄-导演知识-电影学习

GMT+8, 2024-5-9 22:52 , Processed in 0.06038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xitonge.com @2010-2024

Copyright © 2010-2024, xitongle.com.


免责说明:本站所有纪录片视频、图文介绍等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纪录片部落仅支持web页面展示和文字介绍,绝不提供在线观看和存储服务,也不参与录制、上传、压片。若本站收录内容无意侵犯贵司版权,请发邮件【a885185#163.com】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同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返回顶部